听新闻
放大镜
江苏:积极探索海洋生态修复实践路径
2023-10-30 09:31:00  来源:

  因海洋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和整体性、修复的专业性和复杂性,修复责任的确定和履行成为司法难题。近年来,江苏省检察机关在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有力指导下,探索出损害评价科学、责任落实有效、注重治理预防的海洋生态修复江苏实践路径。

  一是注重搭建评价体系,提升海洋生态损害认定科学性。江苏省检察机关建立委托鉴定协作机制,创设海砂等损害鉴定标准,为损害评估提供依据;借助行政机关专业力量,对于司法鉴定尚未覆盖的前沿问题,参照行政机关及下属机构专业意见,科学界定损失;构建海洋生态损害评估专家库,江苏省检察院与该省生态环境厅签订协议,共同吸纳245名生态环境领域专家入库,为生态环境损害鉴定、修复方案评估提供智力支持。

  二是注重保障修复效果,提升海洋生态修复有效性。一方面,在案件办理中追求海洋生态系统原真性保护。如徐州铁路运输检察院在办理非法收购、运输海龟公益诉讼案中,将开展海龟救护和放归工作作为首要任务,首创“诉放分离”办案模式,与全国30余地检察院通力合作,联合多部门救护,将268只海龟经野化训练后放归南海。另一方面,积极探索对替代性修复责任落实的监管方式,对不能恢复原状的,积极实施增殖放流、购买碳汇、劳务代偿等替代性修复方式。连云港市连云区检察院探索“互联网+”劳务代偿监督模式,实时跟踪劳务代偿完成进度解决异地监督难题。

  三是注重加强源头治理,提升海洋生态保护预防性。一方面,推动行政机关协同执法,督促行政机关建立协同执法机制,推动解决部门职能交叉、“九龙治水”疏漏难题。另一方面,注重将办案职能向社会治理领域延伸,助推健全治理体系。

  编辑:陈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