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力
一天,县委办公室孙主任接到外地一家民营医院吴院长打来的电话,说有事恳请孙主任帮忙。
孙主任和吴院长并不十分熟识。只因两家孩子是大学同班同学,吴院长这才通过儿子找到孙主任。
“我们想在你们县办一所专科医院,想劳驾孙主任帮忙给主管部门打个招呼……”吴院长试探性地说道。“这是好事啊。我可以帮您咨询一下,您等我电话。”孙主任爽快地答应了。
一打听,孙主任才知道,吴院长想办专科医院的位置区域里已经有多家医院,不适合再新增医院,因此建院方案没有通过卫生局的审批。
孙主任把这个信息反馈给吴院长,吴院长一听急了:“孙主任,这件事请您务必帮忙,凭您在当地的位置和能力,肯定能帮我疏通和卫生局的关系。放心,所有打点产生的费用概由我来支付。”
孙主任笑笑说:“你们来我们县投资办医院我们很欢迎,但要结合我们这边的实际情况,您说的那个区域的确医院扎堆,卫生局审批不通过很正常。其实,您可以过来一趟,我带您在县里好好转转,肯定还有适合投资的区域。”
吴院长采纳了孙主任的建议,通过实地考察后,修改了投资建院方案,一举通过了卫生局的审批。
时间一晃过去了几年。这天,吴院长又打来电话找孙主任帮忙。这次的帮忙比较特别,是和上级医院合作搞专科联盟,解决群众就近就地看大病急病的难题。但这事同样需要卫生主管部门批准。
在吴院长看来,这件事非同小可,不折腾几个月肯定批不下来,所以吴院长急着找孙主任,希望他找上边疏通疏通,尽快落实。
孙主任听懂了意思,只说了句“别急”。
三日后,报告批了下来。吴院长感觉自己像在做梦。他第一时间想到孙主任,坚信是他帮了大忙,于是打电话过去,非要请客吃饭表示感谢。
“吴院长,实话实说,其实我啥忙也没帮。”孙主任说道,“你们提出的专科联盟的创新性做法,正符合国家医疗卫生改革的初衷和趋势,这么好的项目卫生局怎么会不快速审批呢?”“可是……”
“我明白您的意思。过去很多年来,不单是您,也包括我们很多人,都陷入一种惯性思维的怪圈,本可以通过正常渠道就能办好的事,非得通过打招呼走后门去解决,无形中反而助长了歪风邪气。事实证明,不打招呼,你的事情不但没有阻力,反而效率更高效果更好!”